維基百科:首頁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喬治·巴頓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,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先後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而聞名。他也是M1913型軍刀的設計者。巴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度統領位於法國的美國坦克學校,是美國陸軍裝甲戰學說發展的一個核心人物。1942年,巴頓帶領美軍官兵在北非戰場通過入侵卡薩布蘭卡進入地中海戰場,建立了身為一位有效率指揮官的名聲。西西里島戰役期間他指揮第7集團軍,但因打了兩名士兵耳光而捲入爭議,並被暫時解除指揮權。1944年,巴頓回到戰場,在諾曼第戰役中指揮第3集團軍成功地實施了一場快速穿越法國的行動。突出部之役期間,他帶領第3集團軍解救了被圍困在巴斯通的美軍,並在戰爭結束前率先帶領自己的部隊進入德國本土。戰爭結束後,巴頓成為巴伐利亞的軍政府首長,但不久因去納粹化問題上的不當言論而被解職。1945年12月21日,巴頓在歐洲因車禍逝世,享年60歲。他在戰場上身先士卒的領導風範,以及利用對第3集團軍所做的粗俗演講來激勵部下的能力,已經成為美國軍官隊伍中新的領導哲學。他高度重視快速和咄咄逼人的攻勢催生了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新戰略。
典範條目
- 其他典範條目:魯比·拉馮 - 精選輯 - 北海道
- 其他特色列表:米納斯吉拉斯州市鎮列表 - 佛羅里達州姐妹城市列表 - 機械人名人堂
你知道嗎?
新聞動態
歷史上的今天